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權威不權威,無力感》討論到''覺羅''的問題,當初有人提出覺羅不是姓,譬如在奏摺中,上奏人署名''覺羅滿保'',他的姓氏是否為覺羅氏?一般滿人上奏不寫姓氏,也不會刻意提出,譬如和珅,上奏就是署名和珅,同僚也是稱呼和大人、和中堂等等,和珅乃紐祜錄氏,知道的人也有限,那麼覺羅滿保是姓啥??覺羅的滿文拼音是''gioro'',可是上奏摺署名覺羅滿保的覺羅拼音卻是gioroi的意思卻是''覺羅的滿保''所以有人提出覺羅不是姓,滿保當姓愛新覺羅,因為他是愛新覺羅家族,而且愛新覺羅宗譜裡面有他,既然是官修的宗譜有他的名字,自然是愛新覺羅氏,而且''覺羅''的子孫們現在都自稱愛新覺羅氏,看來似乎有道理,因為上次去反駁''覺羅不是 姓,覺羅氏已經因愛新覺羅氏出現而消失?覺羅已成為身分的表徵''這個說法,''覺羅''它的的確確是個姓氏,這是不可否認的。於是我推翻了''覺羅''不是姓的論點,沒想到有同仁再提出《愛新覺羅宗譜》來佐證稱覺羅者為愛新覺羅氏,於是老闆又動搖,要我們稱覺羅者改為愛新覺羅氏,本來也不想理了,沒想到被小老板指派任務,要我查資料,於是再次投入神秘的覺羅氏.... 

      由於要寫下來可以說是落落長,所以在這簡短說明: 

1.《太祖武皇帝實錄》,成書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十一月。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曾修改過;福臨親政後又重修,順治十二年(一六  五五)成書。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玄燁又下令重修,二十五年(一六八六)成書,書名改為《太祖高皇帝實錄》,十卷。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胤禛下令校訂。乾隆四年十二月(一七四)成書,書名、卷數同於康熙朝重修本。 

2.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山下有池曰布爾湖里。相傳有天女三.....答曰。我天女佛庫倫所生。姓愛新覺羅氏。名布庫里雍順。 

3.清史稿/列傳/卷二百十五:天聰九年,詔德世庫等子孫以「覺羅」為氏,繫紅帶。 

4.清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三:...以一品夫人覺羅氏配忠勇公左...

5.清朝通志/卷十/氏族略十/總論/賜氏:...太宗文皇帝賜姓覺羅氏...

6.《愛新覺羅宗譜》原稱《玉牒》最後一次修續的《愛新覺羅氏宗譜》是在1938年出版的,由《愛新覺羅氏宗譜》修譜處根據瀋陽故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保存的《玉牒》,將直檔所記者統行編列橫表之內,並改稱《玉牒》為《愛新覺羅宗譜》。

有些資料可以參閱:

愛新覺羅宗譜研究ttp://www.qiren.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57

神祕的覺羅氏族http://1952.blog.sohu.com/3737515.html

 

所以附上我的結論如下:

 

1.當初玉牒初稿分三種:1.帝系玉牒2.宗室玉牒3.覺羅玉牒,愛新覺羅宗譜乃滿洲國時期在1938年出版的,是由愛新覺羅氏宗族修譜處根據瀋陽故官光緒三十二年保存的《玉牒》,將直檔所記者統行編列橫表之內而成,並改《玉牒》為《愛新覺羅宗譜》。時滿洲國為日本政權傀儡,為許多清室人員所不齒,或許是為了攏絡清室向心力而編。取名《愛新覺羅宗譜》已與清朝修玉牒編黃冊、紅冊有所出入。1938年修續《愛新覺羅宗譜》的同時,溥儀又添了12個字輩,即“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以此書名決定稱覺羅者姓愛新覺羅,證據性不足。 

 

2. 愛新覺羅氏官書稱之乃天女賜姓,則布庫里雍順即姓愛新覺羅,若如此,猛哥帖木兒、福滿、覺昌安等當亦姓愛新覺羅,然諸多史料看來,據《舊滿洲檔》,愛新覺羅做為努爾哈赤兄弟姓氏最早出現於萬曆40(1612),諸多證據顯示,努爾哈赤應本姓覺羅,且滿洲實錄5修,滿洲對入關前歷史多有修改,諸多內容已遭刪減,天女賜姓之說屬於神話,實不可信。 

 

3.後代有稱覺羅,後自稱愛新覺羅氏者,實為官書所誤,或者因愛新覺羅姓尊貴而附之,不願稱姓覺羅,清滅亡前未有自稱愛新覺羅氏之覺羅。且乾隆皇規定,康熙皇帝子孫可以用漢字輩取名,天璜支派最近者偏旁相同,其餘不准混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一)。且支派較遠的宗室自有其字輩,如豫親王保泰的後人,載字輩改用常字輩,溥毓恒啟字輩分別用松柏清國4個字輩。然而今六祖之後自稱愛新覺羅,甚至字輩排行依照宗室近支排序,可見遠近支宗法已混亂,雖稱覺羅,然實已混於愛新覺羅。如《愛新覺羅氏的后裔們》303頁:愛新覺羅毓亭,他說:我是興祖直皇帝福滿位下第五子包郎阿的後裔…。其與皇族可以說是相當遠的支派,其當應稱覺羅,而以愛新覺羅為姓氏,且以近支皇室字輩取名毓字輩,故覺羅後裔,因今姓愛新覺羅,所以以前亦當姓愛新覺羅,此證據性亦不足。

 

4.以趙氏為例,其姓出自「嬴」姓,據「唐書」記載,上古東夷族首領伯益的第十三世孫造父,其後周穆王封造父于趙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後為趙氏。嬴氏中一支既已稱趙氏,即不再稱己為嬴姓,愛新覺羅氏亦然,其祖先未稱愛新覺羅氏,後輩之一支後來自稱愛新覺羅氏,不當溯及既往,將其祖先改姓。

 

5.稱覺羅者,其婦女即以覺羅氏稱之,傳包2378-2號:伊里布列傳亦寫:伊里布覺羅氏…。且清史稿卷二百十五亦清楚寫出詔德世庫等子孫以「覺羅」為氏,繫紅帶。皆寫覺羅氏,且吳拜被賜姓覺羅,此皆不應忽略。

 

6.以現今注錄規則言,未在其任何檔案中發現其姓氏,理當空白,除宗室確實為愛新覺羅氏,覺羅多有爭議,「因為眾說紛紜,能確認的僅有「覺羅」為姓氏,再依著錄規則中的「照錄」原則,若史料中看到是「覺羅氏」即寫覺羅,若史料中無,則予以空白,以避免誤導。

 

     7.倘若將覺羅某某姓氏寫為愛新覺羅,則其親屬關係欄位亦得改為愛新覺羅某某,如此亦可能造成搜尋的困

        難。

書看多了,反而沒法百分百肯定稱''覺羅''者是覺羅氏,雖然我還是覺得稱''覺羅''者應該不可以稱''愛新覺羅氏'',我想還是予以空白為佳,至少寧缺勿錯....至少比那些蠢蛋誤解老闆說法,把''覺羅滿保''寫成''愛新覺羅覺羅滿保''...有覺羅氏,有愛新覺羅氏,就是沒有愛新覺羅覺羅氏....

 

 

補充:出處:清 長順《(光緒)吉林通志》吉林通志卷九十八
   清光緒十七年刻本

 

車克姓瓜爾佳氏居蘇完祖克爾業太祖時來歸父席爾那任佐領隸滿洲鑲白旗旣卒車克仍其任兼前鋒侍衞 太宗賜姓覺羅氏天聰八年從征明大同趨懷遠薄左衞城與前鋒統領圖魯什等設伏敗其總兵曹文詔騎兵略地越代州五百餘里至五臺山遇總兵祖大弼兵二百餘擊走之並多斬獲崇德三年授户部副理事官會承政韓大勳私取庫金事覺坐貯庫時册檔失記論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笑嘆一身秋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